《信息管理》是面向全校大一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公共课,操作性强。主要以Access为例讲授数据库原理相关知识,渗透日益重要的数字人文和量化分析思想,对于培养和锻炼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数据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门课自2月底至今已开展6周共计9次授课,由于以前没有这样的线上教学经历,因此也是带着忐忑的心边摸索边前进,学生反馈整体很好,收获很多。
精心准备是开展顺利的前提
2月上旬接到通知需要进行线上授课后,根据本课程的学生零基础、操作性强、讲授教师多、平行班多的特点,发动了讲授本门课程其中的5位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了分工,各自精心录制微课,大家共享录课成果。在正式开课前,就已经完成了8次课共计300余分钟的授课微视频(其余视频在授课过程中逐步提前录制完成)。这样,课程的基本质量就有了保障。
此外,在开课准备及开课初期多次调研学生电脑环境配备情况,一共大概利用了3周时间,几乎一对一式地解决学生(大约20%)在安装操作环境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反映“这为大家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能”,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在此基础上,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每次课的提纲、配套作业、相关教学活动。①提纲,清晰列出了本次课的教材章节、视频观看任务点、重点知识、作业内容,有利于学生清晰把握每次课任务。②配套作业,强调学生的知识利用与输出,是根据每次课视频任务讲授的主要重点进行编制的,会特意设置1、2处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且重点内容会在之后作业中强化加深,循序渐进。③相关教学活动,是根据每次课的内容灵活设置的,包括直播答疑、签到、作业讨论区、话题讨论、问卷、抢答等多种形式。其中,“直播答疑”环节是使用最多、也最受学生喜欢的,纷纷反馈“录播和直播结合比较高效”、“老师的直播占用的时间不长,但把之前作业和视频的疑难点讲的很清楚”、“喜欢每次直播,可以对每次作业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每次开直播讲上次课的重点及作业的难点,这样不仅可以更好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再次看回放复习”。
有了这些精心准备,学生纷纷指出“课程脉络非常清晰、安排合理,视频+作业+直播配合的很好”、“视频+作业+直播一条龙服务,轻松解决疑问”。
第9次课结束后采用问卷对课程的优点、亮点和缺点的调查
保持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虽然分散在祖国的四方,但是每次上课的100分钟里,需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和他们在一起的、大家是在同一个课堂上课的,如果有疑问是随时可以得到老师帮助的。
首先,虽然本门课采用的是录课为主要讲授形式,我还是在必要时,在观看视频任务点前安排了“直播答疑”活动,每次直播也有对应的PPT。一来,可以对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再深入、对作业进行答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直播可以反复回看,对应重点PPT会放在“资料区”供下载;二来,也可以稍增上课的仪式感,学生听听老师的声音,老师看看学生的消息和点赞,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其次,虽然是讲授同一门课,但是不同班同学的特点是不同的,要因材施教。例如,有的班级同学在微信群和钉钉直播时,留言很积极,但几乎没有点赞;但有的班级会相对少的发言,但会积极点赞。再例如,在最近一次课上,我在讲授的平行班都开展了“互评作业”这一活动,但是根据反馈来看,不同班同学对此的认可度却不尽相同。其中一个班同学反馈大多是积极的,会说“今天的互评作业很赞,知道自己写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下次自己做的时候可以避免。”,而另一个平行班同学对此反馈大多是负面的,会说“作业学生互评这个形式不是特别喜欢。”、“我觉得学生互评不太靠谱……”。因此,根据不同班学生的特点,我会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尽量保证互动是有效的。
此外,学生对于利用平台进行的各种活动非常喜欢,包括手势签到、拍照签到等,对此学生反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互动很有趣。”而且,由于我上学期正好教过本学期负责的班级,我就把和他们的合影打印了出来,放在书桌上,也加深了我上课的信念感。
要主动去了解和及时反馈学生遇到的问题
对于线上教学是第一次,虽然这可能不是以后学期的教学常态,但绝对是一次了解线上形式下学生状态的一个良好机会。因此,一定要不怕问题,尤其是线上教学出现的新问题。
因为本课程的逻辑比较连贯,操作性特别强,与其他课的思维差异又比较大,一定要尽量让绝大部分同学不掉队,因此在开设早期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督。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我充分利用“北语慕课”提供的统计功能,实时查看学生观看视频、作业查看与提交情况,及时通过“学习通”私信或者微信群主动询问学生是否遇到了问题、遇到了何种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才让我知道,有的同学需要克服电脑环境问题去亲戚家或者爸爸单位才能做作业,有的同学一直在医院治疗膝盖,或者是有的同学手受伤了不能按时做作业,并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这样的比例有时可以占到5-10%。加强了沟通,这既避免了误解,也使得我会思考有些任务是可以灵活些的,只要能表明他在学、学会了即可。
此外,在开展了新教学活动后,设置调查问卷,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问卷,可以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分布、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学生会真心反馈他们的观点,也使我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比如,对于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满意的录课形式,有的同学会直言不讳认为“线下视频太精炼了,吸收起来有点困难,容易走神。学下来记住的知识太少,而且容易忘。效果不如直播的在线讲解好。”有的同学也会反馈“直播没有必要”。很多同学不愿意在群里问问题,基本都是一对一私信提问,但也有同学不愿意私信提问。虽然这些情况总计比例不足5%,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需要我们老师去了解的。
线上教学还没有结束,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精进。虽然第一次做线上教学,但我觉得态度是很重要的,只要你去投入,学生是充分可以感受到的,而且是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时间不等人,莫负韶华。用心去做,花自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