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是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学校党委和学院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继续以“党建统领贯穿于办学治院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学院“两院三系四所一中心两平台”的办学架构基础上,持续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点建设。
一、党建引领学科点建设工作
全院师生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努力将党建工作和学科点建设工作的有机融合。学院重视党支部内涵建设,紧抓“三会一课”落实,构建的“党支部立体工作模型”,按照“四个步骤”,即“立规范-保质量-重效果-树特色”四个步骤开展党建各项工作,逐步形成“四立足四促进党支部工作法”。继续举办二级党校,提升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加强学科和学位点体制机制建设
本年度学院修订了《信息科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和《信息科学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两个纲领性议事规则。以《信息科学学院系(室)务会制度》为抓手,加大对系、教研室层面的建设力度,同时明确教师理论学习要求,所有教师每周开展一次理论学习,每月开展一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在学位点建设方面,完善了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章程。
三、学位点建设和教学科研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下,积极开展学科建设。
(1)信管专业成功获批“双万”专业建设点,并申请修改专业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智能)”。
(2)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通过学校层面审批。
(3)支持“图书与情报学”专业硕士点申报成功。
(4)配合学校做好我校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合办的“商业智能与分析”硕士项目建设工作。
在科研方向方面,学院继续坚持“以语言为底色,夯实理工本色,突出语言智能特色,迈向小精尖发展”的发展战略为指引,做好计算机博士点和交叉学科博士点酝酿申报工作。
在科研成果方面,我院科研绩效总分169.25,单位贡献率9.55%,全校排名第四。学院(语言智能研究院)承担了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的重大任务,取得初步成效。张劲松、解焱陆教授团队的两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四、人才培养
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继续做好一级学科学位点的招生、就业工作。积极开展校级“语言智能与技术拔尖人才实验班”建设、优秀研究生夏令营工作。继续在本科、研究生层面开展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学院现有硕、博研究生152人,并新增5名语言智能与技术专业的中非奖学金留学生、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学生,在数量和类型上均开创新局面。
就业方面,受疫情影响,在学院就业领导小组和就业工作小组努力下,2022年博士就业率100%,本科和硕士生就业率超过95%。与此同时,考研率呈现增高的态势,升学率由2021年28%增至44%。面向需求和问题,调整就业工作策略,成立就业工作小组,重视考研前续和后续的指导工作,保证高比例、高质量就业。
学院成功获批中国科协设立的“语智科创”学风涵养工作室。
五、师资队伍建设
接收应届博士1人,工作保研辅导员1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继续落实《信息科学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的领导班子和院级督导联动机制;在教研室层面,要求每位教师互相听课。在听课制度下,及时发现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并对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起一定的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酝酿工作。
六、其他方面建设
进一步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工作模式,严格做好疫情背景下线下线上课程结合工作,确保教学等核心工作稳步进行。
持续加强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工作。落实每学期两次定期突击检查实验室,排查隐患,并对实验室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
关爱离退休教师。每逢重要节假日,学院领导班子对离退休教师送去节日慰问。
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对照分管工作和职责清单,尤其是对照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目前本学科点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 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有力
教师梯队、团队建设存在提升空间。各专业师资力量还存在不均衡现象,个别课程(群)如计算机硬件缺少团队(梯队)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科研突破性进展少
高质量科研团队的培育力度存在不足。教师科研归队还存在工作空间,科研团队、运行机制和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融合顶层设计不够。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国家级、省部级自科和社科重大项目的培育和顶层设计存在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有如下改进措施:
1. 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学院“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依托领导班子、党支部、党员干部、师生党员“四级联动”主轴,面向人工智能时代背景,面向学生需求,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练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
2.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学院事业发展
以党建为引领,面向问题,内部治理体系持续深入优化。把握大局,面向国家、北语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信科师生凝聚力,在增强学院党委的政治功能基础上,力争在一流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国际中文智慧教学工程建设等重大难题、重大工程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