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新闻动态

【纪念马希文先生】你值得了解:一个跨越语言、逻辑和计算的灵魂,集异壁之大成者

发稿时间:2019-05-15 浏览次数:

小编说:马希文先生(1939-2000)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语言学家、计算机专家,是我国语言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也是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临近5月23日,在此之际,让我们一同追忆集异壁之大成的马希文先生。



马希文教授生平简介



马希文教授 1939 年 5 月 23 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杰出的科学普及工作者。他在教学与科研中有其极为独到的方法,在许多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先驱性及前瞻性的贡献,具有远远超出领域本身的重要理论涵义。他有超群的天赋,在哲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也很有造诣,熟悉多种语言。


马希文教授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积极推动中国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建设工作。1983 年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北京大学筹建成立了计算机研究所,举办了中国首次理论计算机研究班。1984 年参与组织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分会,以及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会议,并于同年在北大开办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班,招收 10 名研究生。在此期间创立了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博士点。1987 年推动举办了第一届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学术会议。在此期间他深入研究了计算机科学理论的许多问题,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出版了著作《程序设计学》,发表了长篇论文《理论计算机科学引论》,后者修改后用英文在新加坡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出版。其论文《什么是理论计算机科学》提出了许多很深刻的认识。


马希文教授在语言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首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七十年代后期他与朱德熙先生等著名语言学教授的学术讨论发展成一个持续多年语法讨论班,吸引和熏陶了一批新人,酝酿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他自己的多篇论文,如《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首篇《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而后又先后在《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数篇高质量的有关汉语语法和汉语虚词的学术论文,受到汉语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熟练掌握英语和俄语,并涉猎阿尔巴尼亚、蒙古、日、德、法、朝鲜、豪萨、斯瓦希利、世界语等多种语言。


马希文教授是中国计算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计算机科学同语言学的结合倾注了极大的热忱。1983 年他在北大开设了计算语言学课程,而后于 1986 年与朱德熙教授一起组建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并主持了信息科学跨学科系列讨论班。他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参与创办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并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中软公司等单位指导课题研究,涉及汉字输入、文本编辑、机器翻译、语言理解、自动文摘、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并亲自设计算法、调试程序。他曾撰写多篇文章论及两个学科的关系,并热情洋溢地为他的研究生的著作作序,鼓动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辅助语言学研究。


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非常重视科学普及和基础教育工作。他曾担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总教练,1989 年率队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 3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他撰写了一批科普精品,组织领导了获普利策奖的"奇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汉译工作。该译著得到原作者的特别推崇,并于 2001 年 6 月获第四届全国科普优秀作品奖。


  九十年代,马希文教授旅居海外,从事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在 CEON CORPORATION 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拥有若干项专利。他曾任北加州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并积极为国内的科研与教育献策献力。他热心助人,在华人华侨同胞中富有影响力。


马希文教授19岁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中桃李无数。他开设了许多全新的课程,所用讲义都是他研究心得的结晶。他指导了一批批的研究生,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


  马希文教授一生淡泊名利,从不追逐职位和奖项。他一味地开路,并不谋求获得。他不写鸿篇巨制,但每一篇文章都字字珠玑。他有求必应,乐于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智慧。他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学者风范。


马希文教授于 2000 年 12 月 22 日不幸病逝于美国加州 Red Wood City,终年 61 岁。他给我们留下了永远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摘自:《逻辑-语言-计算,马希文文选》,商务印书馆,2003年1月





著作推荐


《数学花园漫游记》

 

图片来自网络


在《数学花园漫游记》中马希文先生将带你到数学的花园里去漫步。你已经学了不少数学知识。这些知识都在数学花园的大门口,或者在进门不远的地方。这些地方已经修起了许多美丽的花坛花棚,盖起了许多高楼大厦。你学过的数学知识,是这些建筑的基础。这一次,让我们尽可能走得远一些,去观赏一下数学花园里的新景色!数学的花园很大,分成许多小区,这些小区叫做数学的分支。你学习的代数、几何,就是数学的分支。每一个分支,又分成许多小的分支。不论大的分支、小的分支,几乎都有我们的同胞在工作;有的分支,还留下了我们祖先深深的脚印。你一定想知道,这些能工巧匠在那里干些什么。他们在锄地、灌水、栽花。他们在维修、改建和新建一座座精美的建筑。随《中国科普名家名作·趣味数学专辑:数学花园漫游记(典藏版)》一路走过去吧!各种各样的景色会引起你的喜爱和关心。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图片来自网络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著作概览


著作

《程序设计学》,科学出版社,1985

《正交设计的数学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LISP语言》,马希文 宋柔,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ltd,1990

数学花园漫游记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

数学论文

双曲函数 数学通报,1956.7, P19-22 1956.7

有限传输设备系统的Feinstein引理 数学学报,V14, NO2, 1964, P291-303 1964

机器证明及其应用(I) 科技参考(计算机应用与应用数学)1978.4,p20-27 1978.4

机器证明及其应用(II,III) 科技参考(计算机应用与应用数学)1978.8, p17-23,24-28 1978.8

关于拟因子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79年第4期 1979

分布式计算与异步迭代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3.3, p33-35 1983.3

计算机科学论文

树计算机与树程序,《计算机学报》,1978.1,第1卷第1期,71-81

语义学中的关系方法,《计算机学报》1982.1,第5卷第1期,1-10

W-JS: A Modal Logic of Knowledge 1983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 83), 398-401 Ma Xiwen, Guo Weide

W-JS:有关"知道"的模态逻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2.1(马希文,郭维德)

理论计算机科学引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8.2, pp1-36

什么是可计算性,《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8.11, pp14-17

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87.4, pp18-21

计算机与思维 《人·自然·社会》孙小礼,楼格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计算机与社会 《人·自然·社会》孙小礼,楼格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计算机与思维科学 《关于思维科学》钱学森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 1986

人脑、计算机和"电脑" 《思维科学》1985年第1期 1985

基于互动的计算机汉字楷书识别,《自动化学报》1992.4, pp502-504。周昌乐,马希文

语言学论文

动词"了"的弱化形式/l u/,中国语言学报,1982年第1期,1-14页

计算机与文字改革,文字改革1984年第5期,23-26页

通字,汉字改革的一种途径,文字改革1985年第3期,18-20页

有关副词"再"的句式,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105-114页

语文工作与科学技术,语文建设1986年第1-2期(合刊)34-36页

北京方言里的"着",方言,1987年第1期,17-22页

自然语言理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p18-21 1987.4

有关动结式动词的句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6期,424-441页

从计算机中文系统看汉语拼音方案,语文建设1988年第1期,7-9页

语言学资料的计算机处理,语文建设1988年第6期,3-10页

以计算语言学为背景看语法问题,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3期,139-145页

比较方言学中的计量方法,中国语文1989年第5期,348-360页

自然语言理解与自动文摘 《智能技术与系统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99-108 1990.2 马希文,李小滨,徐越

做序

译著: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译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白硕: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现 白 硕著

讲义

计算机科学与数学,1982.8,(与周巢尘合著,油印讲义)

程序设计科学,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1983.7.(油印讲义)

LISP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84.2.(油印讲义)

计算机理论科学基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5.1.(油印讲义)

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北大计算机系,1987年春(油印讲义,3本6章)




文章来源:马希文教授纪念网站 http://www.math.pku.edu.cn/teachers/mxw/index.htm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