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首页>师资概况

信息科学学院师生的线上课程初体验

发稿时间:2020-02-27 浏览次数:

新学期,信息科学学院(简称信科院)共有37个面向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在院内进行线上开课,2门通识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开课,同时还有全校大一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开课,涉及开课的教师共有33位(含外聘)。

开学第一天,课表课程均在线上如期开课,采用的方式有直播、录播、课程平台布置任务、微信群答疑等多种组合方式,涉及到的平台有北语慕课+学习通、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ZOOM、斗鱼等多个平台。

第一天的开课情况如何?信科院有位同学总结的特别到位:开学第一天就是在疯狂刷“学习通”疯狂刷“雨课堂”中度过的,真是有惊有险的一天呢。

信科院的辅导员还对17、18、19级的同学进行了第一天线上课程体验的开放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319份,其中有近一半的答卷提到了“卡”,网络“卡”、课程“卡”、平台“卡”,以及学习平台奔溃、网络中断等问题。这也是现有大部分网课中均出现的问题。但也有不少同学给出了“很好”“很顺利”的正面评价。不同的课程体验与课程选用的课程平台、上课时段、直播与否以及师生网络环境等因素相关。据超星官方报道:目前超星学习通平台每天活跃用户达2000万人,瞬间的活动并发对服务器的冲击后果可能导致整个平台服务崩塌,也就是“卡”和“崩”的主要原因。对于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看信科师生是如何解决的。

1.准备充分是顺利开课的前提

对于线上课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信科院的老师们已在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每门课程不仅有PlanA,还有PlanB、PlanC。例如计算机公共教研室从接到新学期采用线上授课方式后,即发动讲授本学期《信息管理》课的几位老师,群策群力,开发MOOC授课资源,截止目前,已制作完成截止到3月底的线上授课微视频50个(合计约300分钟)、按次授课的知识点提纲、电子教案、作业、测验等资源,并于2月19日完成所有资源的上传转码工作。课程采用“北语慕课网站+学习通APP”同步发放教学资源和微信群答疑方式进行。在上课前一周均和学生建立了微信群,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学生电脑和软件环境配备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联合学校网络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安装问题解决小组。对于老师们的充分准备,学生反馈“太周全了,想不学是挺难的”。

                      软件安装问题解决群                         公共教研室黄月老师的课程群

2.技术熟练是课程进行的保障

线上授课技术包括:对平台的选用、平台操作的熟练度、课程的安排设置等各方面。信科院的老师一直在积极测试各个课程平台,并随时在学院的码农群里进行经验分享。对于本学期线上首次开课的过程,老师们做了如下描述。

李吉梅:24日8:00-9:50,用北语慕课+学习通顺利完成了课程。但是没有用直播,课件同时放在北语慕课和百度云盘上。

杨尔弘:文本内容计算课程结束,我直接在zoom会议室上的,除了11点左右有大约有10分钟 有些卡之外,都很流畅。

于东:今天我10:00~11:20通过钉钉群直播进行CPP教学。讲了引导课。用到直播、连麦、白板、共享屏幕,现在已经可以回放了。感觉还不错。

付永刚:今天早上10:00-12:00,我通过钉钉群给87个同学直播, 没有卡顿,一直到下课。而且有直播回放,也可以下载。效果不错。就是不能上课打卡。我准备每组学生原来的报告环节 让他们自己也在群里直播。连麦没有同学愿意,主要是直播共享屏幕,用了一点白板。都没有问题。

 张劲松:今天早上9:00-11:50, 我通过腾讯会议给20位同学,包括一位在法国(因时差晚上2:00-凌晨5:00)上了韵律信息处理课,除了个别同学偶尔有卡顿外,其他同学反馈良好。

项若曦:今天钉钉10点起直播半小时,偶尔卡,嘴形画面对不上。学生很兴奋的样子。

赵慧周:2月21日(前一周周五)发布《学习指南》和学习资料。2月25日10点(上课之前),由课程平台视频学习资料学习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同学在上课前并未完成视频资料学习。 10:10通过微信群接龙完成课程项目分组。11:00 完成北语慕课平台PBL模块课程项目分组设置。11:50通过北语慕课、问卷星两个平台发布课堂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线上学习第一周内容的基本情况。共38人在北语慕课参加调查,7人在问卷星参加调查。课程基于北语慕课平台+学习通+微信开展教学,每周发布《学习指南》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表时间通过微信群实时答疑。

石嘉明:上午1、2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使用平台:中国大学MOOC+北语慕课(学习通)。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 错峰签到。2. 观看中国大学MOOC以及北语慕课第一章核心知识点-1的讲解视频(建议提前观看,北语慕课我事先录了一些重点视频,中国大学慕课与教材配套)。3. 知识点小测(针对刚才布置的视频,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4. 开放问卷调查,调查有关线上教学。5.开放讨论:针对课程问题。6. 同时在学习通群聊互动。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通有些卡顿。

吴慧珊:微积分(二)于24日下午进行第一次网络教学,御用平台是微信群加雨课堂,备用平台微信群加企业微信。教师一点半开始登录雨课堂,登录了十几分钟一直登不上,果断选择备用方案企业微信。微信群通知学生下载企业微信,采用企业微信会议功能进行授课。讲完第一部分内容不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尝试连接雨课堂并连接成功。于是,本次课的第二部分内容第一换元积分法在雨课堂语音直播进行。无论是企业微信会议还是雨课堂,都出现网络不稳定,ppt显示不全以及无法写板书讲解的问题。虽然雨课堂有板书,但写数学式子还是不方便。另外,昨天微积分线上授课方式跟线下教学差不多:主要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和例题,然后学生做一定的练习题,教师讲解练习题。教师考虑是否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习ppt的内容,但又担心基础差的学生看不懂。

安维华:我没有采用直播形式,所有需要讲解的内容都是录屏的。我录屏讲解的时长大概是1小时,分成了7个视频文件。其它学生需要阅读和学习的视频案例和文本也有1小时的量。这些内容全都放在北语模课的"资料"页中,我会在“章节”页中放一个非常短的视频,讲解学生需要下载的资料,以及学习顺序。除此之外,我要求学生在上课的两个小时在北语慕课上完成签到,完成本节课的测验题。答疑交互是在北语模课讨论区和微信群中进行的。第一节课只是背景概述,所以学生问题不多。

教师经验:直播平台毕竟不是本着教学设计的,只能满足直播功能,教学属性要差些。老师们基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组合完成线上课程。直播平台最好选用有回放功能的,对于师生都比较方便。如无回放功能,建议直播期间可采用录屏方式,方便学生回看。

开课前后15分钟最堵,建议让学生提前半小时进在线课堂。进去后别轻易退出,否则再进就会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

3.精选内容是课堂活跃度的提升

通识课《大数据营销》采用的是“北语慕课平台+学习通”课前发布资料,课程时间内用微信群进行在线答疑模式。课程负责人张崇老师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反馈超出了我的预期。

张崇:上周五我就把学习资料和作业发mooc上了,学习资料都是我千挑万选的精品,然后周末,就是说还没开学呢,就有不少人开始交作业了。昨晚上第一节课,大家看完ppt,看完视频,开始在群里问问题,感觉还不错,确实是认真看了视频,认真思考了,讨论的还算热烈,而且比较深入,超出我预期了。有部分同学积极讨论,潜水的也表示受益匪浅。

同学们学习热情似火,本来九点半就下课的,讨论到十点过,我说都说了再见晚安了,还有学生意犹未尽在问,于是又聊了一会儿,最后又说晚安,已经十点四十了。刚开始我们其实聊的是大数据在营销上的应用,后来把数据和肺炎这个热点结合起来看,大家瞬间兴趣起来了,好奇心来了,开始自己在百度指数上看数据。我感觉通识课的学生积极性都很高,也有可能是新冠肺炎关注度高,和大家都感兴趣的点关联起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很高了。


4.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是课程推进的动力

在数媒教研室刘颖滨老师的《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课堂上,有位在湖北的学生放假前想着早点回校实习,就没带电脑,结果因为没有电脑没办法做作业。又因为封城,同学买不到也借不到电脑。但同学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己想办法租了云电脑,然后又求助室友发了安装包,顺利解决了电脑问题。信科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让人佩服。非常时期,激发的潜能也是平时累积的结果。这种解决方案老师也没有想到,这可谓是教学相长。

还有一位西北的同学家里没有WiFi,请求老师把慕课平台的视频下载下来回家看,老师同意后,于是背着电脑在外面蹭网,好在再蹭一次就够了。这位同学就是新时代的凿壁偷光。只要拥有一颗想学习的心,办法总是有的。不过非常时期,还是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身体健康最重要。

话说回来,很多同学是小地方或者农村,网络不好,流量也不大够,如果老师们都选择直播课程,而且不能回放的话,确实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影响。老师们在选择授课形式时,需要考虑一下这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

5.总结和改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线上课程的准备过程中,信科全体老师都积极参与并为线上课程的顺利开展付出了极大努力。信息科学学院在1月29日即成立了信管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学院领导对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也是从这一时刻开始,信科院开启了应对开学时学院课程从线下到线上转变的教务服务和管理工作。由于不能到校,很多老师的备课资料都在办公室,领导班子在校值班时,除完成既定工作外,还承担了帮老师们传送资料等服务。教务办积极配合老师进行线上课程备课,测试可选方案,解决师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唐海燕老师还根据自己的技术特长和实践经验推出了多篇线上教学方案推送,如《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在家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在家制作视频课件?》《“云开学”大翻车,接下来该怎么办?》等,给开课教师提供了及时给力的技术支持。学办的徐亦沛老师每天在同学健康打卡时,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涉及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各方面,对同学们的各种问题随时反馈并解决,保障了学生们良好的身心健康,来应对这个特别的新学期。

在线上课程初体验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雨课堂、学习通、腾讯课堂等都在北语建立了服务群,信科的老师们不仅在备课及上课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平台出现的一些bug也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解决建议。

 开课第一天仅仅是个开始,随着师生对线上课程的越来越熟悉,线上课程体验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信息科学学院全体师生,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加油!

(图文/唐海燕,审核/李吉梅)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