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鞠萍学姐的考研历程
Q1:考研与就业一直是令大学生烦恼的问题,您是怎样作出选择的?
A1:我们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慢慢的调整。这个调整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就是每天要规划自己的生活,要每周去反思一下,每个月也要反思,在我们的方向中及时作调整。
Q2:您打算考研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
A2:大四的时候决定的。我一开始想过我要去外企工作,做一个职场达人,当时特别有信心。后来觉得,我要保研,要做辅导员,想留在信科继续做,而且这个想法非常非常强烈。最后从台湾回来后呢,团里有特别多清华北大的同学一块交流,当时就觉得很向往那种生活,我想去面积更大的学校。到最后和家里商量,家人也非常支持我去考研,从而作出决定。从非常强烈地要工作,到非常强烈的要保研,最后一心一意的考研,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Q3:在您确定了考研目标后,做了哪些相关的准备?
A3:首先就是确定考试内容和教材,专业材料我只买了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也就是官方的教材),再加两套真题(一本是按年份编排的真题,一本是五年真题归类详解及知识清单);大致翻阅材料后,规划时间安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我给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分数目标,设定一个下限,但是没有上限,然后就需要全力以赴了!
Q4:您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A4:在大学四年,包括读研的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有一沓日记本。这一沓日记本有我每天的规划和反馈,让我回头看看这几年我没有虚度,因为我都把它们记下来了。我建议大家每天早上起来,拿一个本子,把今天要做什么记录下来,晚上把记的这些再回顾一遍。我相信,再过几年,大家一定会受益,我就是很受益的,所以我把记录这项推荐给大家,这也是自己日常规划的一个方法。
Q5:在考研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显著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A5:考研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时间紧张,我开始准备的时间比较晚,中间又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了一个年度活动,时间有一周多,我记得很清楚是11月12号结束活动,离考研还有不到两个月,但是专业课还没有复习完,背诵还没有开始。所以从11月13号开始就闭关了,调整时间安排,每天多学一个小时。现在说起来很轻松,但是我知道那个时候有多么紧张,政治只有元旦后的一周时间安排了复习,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的。所以如果确定考研了,一定要给自己五个月时间,复习地更扎实一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一直学理科,而法律非常多的涉及到政治历史知识,刚开始复习时在很多内容的理解上有困难。我记得当时实在无法理解一些思路,就给哥哥打电话,他一直是文科专业,他让我在复习过程中先别较真,毕竟只是对法律知识的初步学习,大多是记忆性的,先记住,再慢慢理解。复习到最后终于发现,知识成体系后,原来不懂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懂了。
Q6:考研之后有什么规划?还会继续深造么?
A6:我自己的一个发展规划应该是公共服务部门,就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工作。也想过要继续深造,说不准,因为规划可能会随着反思总结而改变。
Q7:会不会觉得考研的过程很枯燥?
A7:因为我非常想去那个学校,而且了解了法律专业之后,我在复习过程中没有一点点“我不喜欢啊”,“我很烦啊”的想法,我的心态很平静,所以我知道,我可以考它。

二、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以及要分享的经验
1、哪些因素是作出考研这个决定时必须要考虑的?
①决定考研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好,你能为它坐下来4、5个月吗?没有想好的话就不要准别去考研,因为那太痛苦了
②你考研的专业要考些什么是必须要知道的,你可以去论坛看招生简章,之后再去问之前的学姐自己复习方法怎么样,要学会自己规划。
③考研时间,最好7月份一放暑假就开始复习,考文科的话最后用2个月的时间背一下要记的东西,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定要规划好考研时间,最好是5个月,时间太长也不太好,因为你会疲惫的。
④考研心态:不要去看那些影响你心态的帖子或者文章,既然选择考研,就不要有脆弱的心态。最后,考研者的心一定是非常非常强大的。
2、考研时,您认为是选择学校重要还是选择专业重要?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吧,就跟我们当时选择大学一样。我考大学的时候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学校,我希望自己的生活能丰富一些,可以全面发展,所以更需要的是一个大环境;第二要素是专业,当时了解了北语的专业,无论最终选择了哪一个,我都有信心学下去。考研也是,说实话,清华是我最大的动力,在寻找专业目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法律专业。当然,如果有同学十分喜欢某一个专业,想做研究,个人还是建议去在这个专业领域非常牛的学校。